1990年  10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论文
酚醛玻璃钢动态本构关系的实验研究
尚嘉兰, 白以龙, 沈乐天, 李天佑, 蔡小烨
1990, 10(1): 1-13.
摘要:
本文叙述了在轻气炮上作高速撞击实验,使用碳膜压阻传感器,一次记录多个应力历史波形,用Lagrange分析和路径线方法,求材料动态本构关系的方法。给出了应力在2 GPa、应变率4105S-1以下酚醛玻璃钢的数值形式本构关系。探讨了强应力脉冲在酚醛玻璃钢中传播衰减的物理原因。
塑料导爆管在燃烧转爆轰过程中的火焰结构及爆轰波生成机理
阳世清, 王荪源, 杨权中, 黄人骏, 肖学忠, 范钦文, 高耀林
1990, 10(1): 14-20.
摘要: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塑料导爆管从点火起至稳定爆轰时各个阶段的管内的火焰结构及火焰传播速度,分析了爆轰波的生成过程。高速扫描摄影技术证实了塑料导爆管在电火花引爆下确实存在燃烧转爆轰(DDT)过程,并显示出火焰阵面及火焰内部结构的多种变化性。发现,在燃烧阶段有一个暗区存在于火焰之中,并且火焰只是集中在管中心。清楚地观察到管内有气、固二相流动。证实了铝粉的敏化作用。在实验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DDT模型及爆轰波结构。
阶梯形悬臂梁在脉冲载荷作用下塑性动力响应的完全解
杨嘉陵, 华云龙, 潘海林
1990, 10(1): 21-33.
摘要:
本文采用双塑性铰模型,分析了阶梯形悬臂梁自由端受矩形脉冲载荷作用时的刚塑性动力响应,给出了整个响应过程封闭形式的完全解,讨论了一些主要参数对最终挠度的影响。
条形药包空腔爆破的应用及其机理分析
秦明武
1990, 10(1): 34-40.
摘要:
近年来条形药包空腔爆破的应用范围有了一定的扩展,并且在提高爆破效果和控制爆破危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通过测试资料整理和理论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空腔和条形在爆破中的作用机理以及为什么采用这种装药结构比常用的集中药包偶合装药爆破效果好的道理。
条形装药土中爆炸冲击波及空腔的数值模拟
龙源
1990, 10(1): 41-48.
摘要:
本文用拉格朗日坐标有限差分法对条形装药土中爆炸的冲击波和空腔参数进行了一维轴对称数值模拟。计算中取爆破介质为弹-理想塑性体。计算得到的冲击波,爆炸空腔的参数与X光摄影数据的比较,结果表明计算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凿入方程对凿入力-凿深曲线的分析
潘岳, 高实先
1990, 10(1): 49-54.
摘要:
对岩石的凿入力-凿深曲线的特性作了专门分析,阐明了凿入力-凿深曲线各个阶段的物理意义。以表格形式给出了凿入过程中的凿入力、凿入速度与入射波等各力学量之间的关系。文中还指出,考虑到凿入装置与岩石间的相互作用,将凿入过程中经由钎刃向钎尾方向传播的应力波称为逆波,而不称为反射波较为合适。
受横向冲击圆环的粘塑性大变形分析
张铁光, 郭晓刚
1990, 10(1): 55-62.
摘要:
本文采用了受压刚性平板对压圆环的准静态大变形模式,对放置在刚性平板上的圆环受落锤冲击下的动力响应作了粘塑性大变形分析,并考虑了应变强化的影响。由于把问题简化为一个自由度系统的运动,使得整个运动过程可以较方便地计算出来计算结果表明,在运动初期应变率效应对圆环承载力的提高起主要作用,在运动后期应变强化及大变形影响较大,其中应变强化起主导作用。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炮口二次燃烧的正激波点火模型
许厚谦
1990, 10(1): 63-67.
摘要:
本文提出了考虑炮口激波结构中的正激波强度、化学动力学和湍流射流混合的预测炮口二次燃烧点火的模型,得到了与实验相一致的结果。
岩石爆破的粉碎区及其空腔膨胀
张奇
1990, 10(1): 68-75.
摘要:
本文根据爆炸冲击波的理论分析,讨论了柱形装药和球形装药的粉碎区半径、炮孔近区的压缩比、爆破空腔及其空腔的发展时间。通过分析,给出柱形装药的爆炸近区参数。计算结果表明:2号铵梯岩石炸药柱形装药在岩石介质中产生的粉碎区半径一般是炮孔半径的1.65~3.05倍,球装药在岩石介质中产生的粉碎区半径是球形装药半径的1.28~1.75倍;柱形装药在孔壁处的冲击波波长与炮孔半径属于同一量级;粉碎区内的平均压缩比为1.05~1.10。
准静态压力作用下岩体爆破成缝方向与机理的研究
高金石, 杨军, 张继春
1990, 10(1): 76-84.
摘要:
本文在讨论了现有的爆破成缝理论以后,首先将岩体在爆生气体作用下的成缝过程分为开裂、扩展和止裂三个阶段,建立了这三个阶段的力学模型。然后,着重分析了爆破成缝方向和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断裂判据。最后,结合在大理石试块上进行的爆破成缝试验,通过计算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成缝机理。
结构的塑性动力响应(一)
余同希
1990, 10(1): 85-96.
摘要:
在通常的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中,讨论的都是准静态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变形进行得很慢,变形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可以不计,惯性力与外载相比也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可以按平衡问题来分析。如果外加载荷变化得很快,变形也将有很快的变化,这时就需要处理弹塑性体的动力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