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1001-1455  CN 51-1148/O3
  • EI、Scopus、CA、JST收录
  • 力学类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统计源期刊

当期目录

2025 年 5 期封面
2025, 45(5): 1-1.
摘要:
2025 年 5 期目次
2025, 45(5): 1-2.
摘要:
封面文章
锯齿外形对弹体带攻角侵彻横向过载的影响
王帅, 邓志方, 何丽灵, 陈红永, 李继承, 颜怡霞, 陈刚
2025, 45(5): 051001. doi: 10.11883/bzycj-2024-0250
摘要:
为降低具有初始攻角的弹体在侵彻时产生的横向过载峰值,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一种带锯齿弹身的新型钻地弹以非零攻角姿态侵彻混凝土靶体时其特有的横向降载效应和机理。考虑初始攻角、质心系数等的影响,以常规光滑弹作为对比对象,分析了弹体运动规律、弹靶接触力、接触力矩、接触面积等。结果表明,在1°、2°和3°的小初始攻角范围内,锯齿弹较光滑弹分别降低横向过载峰值约30.6%、5.2%和11.3%,但相应的接触力矩的峰值和脉宽、偏转角度等均有所增大。研究结果揭示了锯齿弹的横向降载机理:锯齿弹身减小了弹靶的接...
特别约稿与研究综述
端到端机器学习代理模型构建及其在爆轰驱动问题中的应用
柏劲松, 刘洋, 陈翰, 钟敏
2025, 45(5): 051101. doi: 10.11883/bzycj-2024-0099
摘要: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能够发现数据中隐藏的物理规律,构建状态参数与动态结果之间端到端的代理模型,可高效解决强耦合、非线性、多物理等复杂工程问题。在高度非线性的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选择了一个经典的爆轰驱动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值模拟结果作为机器学习代理模型的训练数据,将正向模拟与逆向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特征位置速度剖面、材料动态变形与工程因素之间端到端的代理模型,给出了代理模型的计算精确度,验证了代理模型从速度剖面反演工程因素的能力。结果表明:端到端代理模型具有较高的预...
爆炸物理
装置参数对125 kg燃料成雾性能的影响
王晔, 白春华, 刘文杰
2025, 45(5): 052301. doi: 10.11883/bzycj-2024-0121
摘要:
云雾的起爆状态决定爆轰威力,装置结构和比药量是影响云雾形态的主要因素。基于装置结构与云雾形状相似性的原理,对125 kg云雾的成雾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像进行全过程记录,获取了不同轴向强度装置结构和比药量对云雾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大体积燃料抛撒试验的成雾稳定性较好;轴向约束强的复合结构形成的云雾直径具有优势,相同比药量下,复合结构的云雾直径可以达到25.5 m,较强结构的云雾覆盖面积增加13%;比药量为0.8%时,复合结构燃料的成雾性能最佳,125 kg燃料的2次起爆延迟时间为240...
冲击动力学
高速冲击下混凝土动力学性质和动态温度研究
黄晨瑞, 穆朝民, 刘安坤, 黄禧隆, 张昌辉
2025, 45(5): 053101. doi: 10.11883/bzycj-2024-0272
摘要:
为研究冲击作用下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质和裂纹处的动态温度,采用系统响应速率达到微秒级的自搭建高速红外测温系统,结合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通过静态标定试验拟合了钢-聚丙烯纤维混凝土(steel-polypropylen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PFRC)的温度曲线。结果表明:混凝土试件的温度演化与力学性能存在明显的耦合效应,钢纤维体积掺量对动力学性能和温度影响很大,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1.5%钢纤维体积掺量的试件表现出最佳的力学性能,当钢纤维...
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板水下接触爆炸防爆机理及损伤等级预测
汤长兴, 曹克磊, 赵瑜, 张建伟, 黄锦林, 吕孟杰
2025, 45(5): 053201. doi: 10.11883/bzycj-2024-0239
摘要:
为探究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材料的水下抗爆防护效果,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与有限元耦合方法建立了“水体-炸药-防护层-钢筋混凝土板”的三维精细化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纤维配比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防护层(SAP10S5、SAP10S10、SAP10S15和SAP10S20)和不同炸药质量影响下被防护钢筋混凝土板的损伤演化过程、破坏模式及失效机理,并构建了钢筋混凝土板的损伤等级预测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水下接触爆炸荷载下,增设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防护层能够有效降低被防护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
冲击荷载下含铜矿岩能量耗散的数值模拟
左庭, 李祥龙, 王建国, 胡启文, 陶子豪, 胡涛, 章彬彬, 宋家旺
2025, 45(5): 053202. doi: 10.11883/bzycj-2024-0214
摘要:
为了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含铜矿岩的破碎块度与能量耗散关系,借助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分析不同冲击荷载下含铜凝灰岩的力学特性及能量传递规律,结合分形理论构建耗散能与矿岩破碎块度之间的关系;同时,基于有限离散元方法(finit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FDEM)模拟矿岩的裂纹扩展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入射能的增加,透射能、耗散能、反射能三者的能量分布规律基本保持一致,即透射能、耗散能、反射能依次减小;根据耗散能的不同,碎石块度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当耗散能由19.52...
基于战斗部侵彻动爆一体化效应的遮弹层设计
吴昊, 岑国华, 程月华, 张瑜
2025, 45(5): 053301. doi: 10.11883/bzycj-2024-0244
摘要:
准确评估钻地武器战斗部侵彻和装药运动爆炸(侵彻动爆)的连续作用是对防护结构遮弹层进行可靠设计的前提。首先,基于装药体积填充和侵彻爆炸分步耦合技术,提出了三阶段弹体侵彻动爆一体化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与已有的装药运动爆炸试验以及普通混凝土(normal strength concrete,NSC)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靶体的侵彻静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充分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对侵彻爆炸过程中爆炸波传播、靶体内应力峰值和开裂行为及其损伤演...
近爆条件下高强钢板的抗爆性能与几何参数影响规律研究
王宇相, 张国凯, 刘黎旺, 吴玉欣, 刘举, 姜龙
2025, 45(5): 053302. doi: 10.11883/bzycj-2024-0177
摘要:
为研究近爆载荷作用下高强钢板的抗爆性能,首先利用ANSYS/LS-DYNA软件开展了高强钢材料的SHPB冲击试验模拟,标定了表征高强钢动态本构的Johnson-Cook模型参数;基于该参数开展了84组近爆条件下高强钢板的爆炸模拟,系统分析了爆炸冲击波与钢板的相互作用过程,阐明了钢板的宽度及厚度等几何参数对其变形特征与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此外,通过汇总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进一步提供了近爆作用下高强钢板最大变形位移的预测模型。研究表明:Johnson-Cook模型能有效模拟高强钢在高应变率下的力学行为...
破碎浮冰环境下结构物倾斜入水空泡演化特性实验研究
杨帅, 鹿麟, 胡彦晓, 杨哲, 陈凯敏
2025, 45(5): 053401. doi: 10.11883/bzycj-2024-0229
摘要:
为探究破碎浮冰覆盖密度对结构物入水空泡演化的影响,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开展了不同破碎浮冰覆盖密度下结构物倾斜入水实验。通过对比不同碎冰覆盖密度工况下的结构物倾斜入水过程,获得了碎冰覆盖密度对结构物倾斜入水空泡演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无冰环境相比,当空泡扩张时,破碎浮冰通过阻碍液面流体向外扩张,致使空泡直径减小;而空泡闭合时,碎冰会阻碍液面流体向内收缩,延长空泡扩张时间,此时空泡内空气总量增加,空泡内外压差减小,最终导致空泡闭合延迟。碎冰覆盖密度较小的工况在空泡溃灭时会出现指向空泡内部的射流。...
实验技术与数值方法
超高速撞击条件下混凝土靶体内 应力波的测量和分析
钱秉文, 周刚, 陈春林, 马坤, 李艺烁, 高鹏飞, 尹立新
2025, 45(5): 054101. doi: 10.11883/bzycj-2024-0181
摘要:
为探究超高速撞击条件下混凝土靶内的应力波特性,建立了基于PVDF(polyvinylidene difluoride)压电应力计的应力波测试系统,研究了PVDF压电应力计的标定方法,测量了克级柱形93W钨合金弹体超高速撞击条件下混凝土靶体内的应力波形,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应力波的产生和传播机制。结果表明:PVDF压电应力计的动态灵敏度系数为(17.5±0.5) pC/N;信噪比高的超高速撞击条件下实验测量的混凝土靶内的应力波形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模拟和实验获得的应力波峰值的最大偏差不超过...
应用爆炸力学
考虑药包爆破动-静时序作用的漏斗形成机理
康普林, 雷涛, 李立峰
2025, 45(5): 055201. doi: 10.11883/bzycj-2024-0112
摘要:
为研究爆破漏斗的形成过程和机理,并探究该过程中爆炸应力波与爆生气体的破岩作用,基于双指数型爆炸载荷函数和爆生气体压力状态方程,构建了考虑药包爆破动-静时序作用的爆炸载荷加载模型,结合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的加载特点,建立了爆破漏斗离散元数值模型,并开展了被爆岩体的裂隙发育及破碎抛掷过程的模拟研究,对比了加载和不加载爆生气体的模拟结果,探讨了爆破漏斗形成过程中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考虑药包爆破动-静时序作用的爆炸载荷加载模型模拟的爆破漏斗尺寸与现场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可以较好地反映...
多次落石冲击下棚洞结构动力响应数值模拟
刘红岩, 吕泽鹏, 刘康琦, 周月智, 常书瑞, 薛雷, 张光雄
2025, 45(5): 055202. doi: 10.11883/bzycj-2024-0159
摘要:
为探究多次落石冲击下棚洞结构的动力响应特征,建立并验证了基于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的落石冲击棚洞FEM-SPH耦合数值模型,并结合LS-DYNA完全重启动技术,研究了落石冲击速度、质量、冲击角度、形状等4个因素对多次落石冲击棚洞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力、缓冲层顶部冲击位移、棚顶位移、棚洞塑性应变均与落石质量、速度、冲击方向与棚洞平面的夹角呈正相关;长方体落石冲击产生的冲击力、棚顶位移和塑性应变均大于球体落石,球体落石产生的冲击位移大于长方体;对于长方体落石,冲击位移、棚...
增材制造用铝及铝硅合金粉尘的爆炸特性
赵江平, 张舒淇, 钟兴润, 于凯楠
2025, 45(5): 055401. doi: 10.11883/bzycj-2024-0093
摘要:
为探究常用增材制造用铝及铝硅合金粉尘的爆炸特性,采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对Al、Al-12Si和Al-20Si等3种样品进行密闭空间内的爆炸实验,测试其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爆炸参数的变化,采用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样品的热氧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合金中硅含量的增加,爆炸下限升高,最大爆炸压力及爆炸峰值温度下降,氧化过程的放热量减少,氧化速率减慢;Al、Al-12Si和Al-20Si达到最大爆炸压力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00、750和900 g/m3;当点火能量增加时,铝硅合金的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