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  17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论文
岩石钻爆开挖中预裂缝的隔震效果分析
卢文波, 赖世骧, 董振华
1997, 17(3): 193-198.
摘要:
通过应力波与由节理刚度系数描述的预裂缝的相互作用分析,考虑预裂缝在爆炸应力波作用下的闭合效应及预裂缝充水等条件下,研究了预裂缝的隔震机制与隔震效果,从而为岩石开挖过程中周边控制爆破方式的优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k-D-a-B 模型和 Richtmyer-Meshkov 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
张忠珍, 王继海
1997, 17(3): 199-206.
摘要:
给出一个适用于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湍流混合模型。由于引入湍流质量通量和密度脉动关联量的演化方程,它比一般的k-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界面不稳定性引起的可压缩湍流混合过程,并且可以不需要人为给定初始湍流场。我们用同一套参数模拟了不同Atwood数的激波管实验,数值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
常规武器爆炸作用下地震动的试验研究
唐德高, 毕佳, 孙乃光, 戴顺祥
1997, 17(3): 207-213.
摘要:
利用DASP采集分析系统对常规武器或TNT药柱爆炸引起的地震动进行了测试分析,得出了常规武器钻地爆引起的地震动远小于地面爆引起的地震动,但钻地爆的震动主频率较低;提出了用弹塑性波动有限元对爆炸地震动进行模拟分析,并与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效果较好。
条形药包端部效应的研究
杨年华
1997, 17(3): 214-219.
摘要:
通过一系列的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得到了条形药包各部分峰值质点速度衰减规律,发现端部质点速度随着与轴线交角的减小而减小;端部作用范围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向中部扩展。当药包长度小于1.75W,不再表现出标准条形药包的作用特性。还根据端部质点速度衰减规律,探讨了端部增加药量来改善端部作用效果的计算公式。
轴对称高速碰撞问题的拉格朗日无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的并行计算
梁珍璇, 李荫藩
1997, 17(3): 220-227.
摘要:
给出计算轴对称高速碰撞问题的拉格朗日无结构三角形网格有限体积法的并行格式,并给出以小巨型机AliantFX/40为目标计算机的算例数值模拟结果和效率分析。
六分圆爆炸逻辑网络研究
蒋德春, 孙承纬, 曾凡群, 杨斌
1997, 17(3): 228-236.
摘要:
本工作以随机定向战斗部为应用背景,研究了六分圆爆炸逻辑网络及其爆炸逻辑元件,以及相关的接口匹配技术。给出了爆炸二极管、同步型爆炸与门和异步型爆炸与门的设计原理和相关参数的安全性/可靠性概率窗,分析了六分圆爆炸逻辑网络设计中的元件选择、与战斗部的配合、与引信的配合等技术问题。试验检验表明,六分圆爆炸逻辑网络的输出状态完全达到预期的要求。
玻璃钢及松软介质的本构模型
高占鹏, 蔡宗良, 张杰, 鲍忠兴
1997, 17(3): 237-248.
摘要:
从弹塑性基本关系、流动关系准则及Hooke定律出发,应用介质的动三轴、单轴和静水压实验规律,导出了物质的塑性势方程。对具体物质得到的塑性势F(ij,),在主应力和剪应力平面上为一闭合曲线,得到的本构关系表达式,对于砂土和玻璃钢两种介质进行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得很好。
弹性圆柱壳在轴向应力波传播过程中的非对称屈曲
徐新生, 刘书田, 刘凯欣, 李云鹏
1997, 17(3): 249-253.
摘要:
讨论弹性圆柱壳端部受冲击载荷作用,在应力波传播过程中的非对称屈曲问题。通过求解扰动方程得到了动态屈曲的分叉条件、临界载荷和屈曲模态。数值结果表明,当壳壁厚不很薄时,轴对称屈曲临界载荷比非对称临界载荷高;反之,轴对称临界载荷会比非对称临界载荷低。不同的冲击载荷,屈曲模态也将不同。
煤矿雷管点火剂设计中的模糊数学方法
谢兴华
1997, 17(3): 254-258.
摘要:
以煤矿雷管电点火剂为例,对组成材料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在工程应用中,引入模糊概念对点火剂进行了设计尝试。研究结果表明:模糊数学方法应用在煤矿工业雷管点火剂设计中是可行的。
宽孔距爆破破碎机理的研究
王修勇, 王树仁
1997, 17(3): 259-264.
摘要:
通过分析爆破试验结果,建立了以成梁假设为基础的宽孔距爆破破碎机理模型。提出了以孔间裂缝扩展速度Vp和裂缝扩宽速度Vs表达的岩石破坏准则,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爆破等差与等和条纹图分析方法探讨
龚敏, 于亚伦, 佟景伟
1997, 17(3): 265-271.
摘要:
在一次加载同时得到爆破模型的动态等差线与等和线条纹的基础上,采用部分改变物光光程的方法求得等和条纹的级次,它对今后的爆破条纹判读具有重要意义;并以此为据证实了目前采用的爆破等差条纹判读方法的正确性;发现在两种条纹图上存在着特殊的条纹对应区域,它有益于更方便地进行几种条纹图的判读。
工业炸药实验室殉爆距离测试方法改进的建议
倪欧琪, 丁云
1997, 17(3): 272-275.
摘要:
从理论上计算了同一强度的入射冲击波在不同材料界面上产生的反射冲击波强度。指出了现行工业炸药殉爆距离测试方法存在的缺陷,并建议采用较合理的悬吊法代替现行的测试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粘钢板加固技术可行性分析
林润德, 刘泽圻, 卢国强, 徐全庆
1997, 17(3): 276-280.
摘要: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粘钢板的模型进行爆炸模拟试验,分析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粘钢板加固以增强局部抗爆炸能力的可行性,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作者认为该加固技术是可行的。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隔爆性能的研究
陈网桦, 朱卫华, 彭金华, 王成, 王福力, 刘荣海
1997, 17(3): 281-284.
摘要:
对四种不同密度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简称RPUF)隔爆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RPUF材料密度的增加,其被发雷管爆炸概率为50%时的隔板厚度不断下降。对密度为0.091和0.345g/cm3的RPUF材料作了静态压缩及动态冲击压缩试验(应变率为103s-1)。结果表明此材料具有较好的吸能缓冲性能,并且在所研究的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材料的吸能缓冲性能增加,隔爆性能也增强。
金属管爆炸胀形炸药能量传递的几何法
李宽
1997, 17(3): 285-288.
摘要:
导出了金属管爆炸胀形估算炸药传递到工件表面能量几何法公式,该法以炸药的比能为基础进行计算,避免了能量法对大多数炸药缺少能量常数C和G试验数据的困难,因而可扩大各种炸药在金属管爆炸胀形中的应用。为炸药用量的估算提供一简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