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1001-1455  CN 51-1148/O3
  • EI、Scopus、CA、JST、EBSCO、DOAJ收录
  • 力学类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统计源期刊

张英豪, 孙昕语, 马宏昊, 沈兆武, 岳中文. 新型智能飞片式电子雷管研究[J]. 爆炸与冲击. doi: 10.11883/bzycj-2025-0138
引用本文: 张英豪, 孙昕语, 马宏昊, 沈兆武, 岳中文. 新型智能飞片式电子雷管研究[J]. 爆炸与冲击. doi: 10.11883/bzycj-2025-0138
ZHANG Yinghao, SUN Xinyu, MA Honghao, SHEN Zhaowu, YUE Zhongwen. Research on new intelligent non-primary electronic detonator[J]. Explosion And Shock Waves. doi: 10.11883/bzycj-2025-0138
Citation: ZHANG Yinghao, SUN Xinyu, MA Honghao, SHEN Zhaowu, YUE Zhongwen. Research on new intelligent non-primary electronic detonator[J]. Explosion And Shock Waves. doi: 10.11883/bzycj-2025-0138

新型智能飞片式电子雷管研究

doi: 10.11883/bzycj-2025-0138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全称(批准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0000000);不得著录涉密项目();

Research on new intelligent non-primary electronic detonator

  • 摘要: 工业电子雷管通常装填相对敏感的起爆药剂,这使得电子雷管在生产与应用过程中,容易因受到冲击或跌落而发生意外爆炸,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目标:为应对行业安全和市场的需求,文章针对一种新型无起爆药电子雷管进行研究。/t/n主要采用了工作机理理论分析、飞片速度数值模拟和高速摄影及水下爆炸等产品起爆能力试验方法。/t/n新型智能无起爆药电子雷管,一次装药药量为400mg、二次主装药药量为200mg、三次主装药药量为320mg的情况下,一装的压药密度为1.56g/cm3,二装的压药密度为1.41g/cm3时,三装散装,雷管的爆轰传递较为稳定,能够形成稳定爆轰;与传统无起爆药雷管做对比,表明该结构的无起爆药电子雷管轴向起爆能力较大;飞片发生器收口直径控制在5.6~5.7mm范围,能实现燃烧转爆轰并获得可靠起爆雷管的飞片速度。该研究的产品结构设计与传统无起爆药雷管结构相比取消了四次药,既简化了生产工艺又提高了安全性。通过铅板试验、水下爆炸试验等辅助验证了该结构的合理性和优势。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2
  • HTML全文浏览量:  6
  • PDF下载量:  1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5-05-12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8-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